“手”护生命,“急”刻行动
——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成功举办世界急救日主题科普讲座
秋兰飘香,生命无价。在第26个“世界急救日”到来之际,为弘扬“人人学急救,急救为人人”的公益理念,9月13日,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联合“医路铸魂”志愿服务队、“医路戎光”志愿服务队,特邀芜湖市红十字救护师资余晶晶来校指导,成功举办以“‘手’护生命,‘急’刻行动”为主题的专业急救讲座。活动聚焦心肺复苏(CPR)与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的操作使用,通过“理论+实操”的沉浸式教学,助力师生掌握关键急救技能,以科学之手与及时行动,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。
讲座在庄重而热烈的氛围中展开。芜湖市红十字救护师资余晶晶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应急救护经验,以真实案例为引,生动讲解了在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下,“第一目击者”实施及时有效救护对挽救生命的决定性意义。余老师详细演示了心肺复苏(CPR)的完整流程:从环境评估、意识判断、紧急呼救,到准确定位、规范按压、有效通气,每一步操作都关乎生命的存续。在介绍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时,她特别指出:“这是一台专为非专业人群设计的急救设备”,并清晰阐释其工作原理与操作要领,强调“听从语音提示、大胆使用”是施救成功的关键。
![]()
| ![]()
|
|
|
图一 余晶晶老师现场讲解急救理论知识 |
在扎实的理论铺垫后,活动进入了切合主题的实操环节——“‘手’护生命”的时刻真正到来。同学们积极响应“‘急’刻行动”的号召,踊跃上台,在模拟人身上展开心肺复苏实战演练。培训老师逐一指导、手把手纠正,从按压手势、深度频率,到胸廓回弹,“手臂垂直”“用力压、快速压、均匀压”等关键要领反复强调,确保每一步操作都符合规范。同学们从初始的生疏逐渐变得流畅有序,每一次按压都是对生命承诺的切实践行。现场气氛热烈,沉浸式的互动体验将抽象的急救知识转化为可操作、可掌握的实用技能,显著提升了大家在突发情况下的施救意愿与信心。
|
|
|
|
图二 余晶晶老师进行实操演示并指导同学上台操作 |
本次培训不仅是一堂生动的急救技能课,更是一次深刻的生命教育。活动将“时间就是生命”的理念深植人心,让“敢于施救、善于施救”成为青年学子的能力与担当。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表示,未来将继续弘扬红十字精神,常态化开展应急救护培训,持续普及急救知识,提升校园应急救护能力,鼓励更多师生勇担生命“手”护者的责任——在需要的关键时刻,挺身而出、“急”刻行动,让“人道、博爱、奉献”的精神在校园蔚然成风,为平安校园和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更多温暖力量。
|
图三 活动合影 |
于晨、田兰兰/文,宋雨婷/摄
陶宜楠/一审;李强/二审;马旭明/三审